比思論壇
標題:
Windows常用详细命令大全
[打印本頁]
作者:
妖刀路过
時間:
5 天前
標題:
Windows常用详细命令大全
Windows常用详细命令大全
文件和目录管理(请注意,方括号 [] 表示可选项。你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不同的选项和参数)
1.dir: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
[drive:][path][filename]:指定要列出的文件或目录。可以包括驱动器名称、路径和文件名。
/A[[:]attributes]:根据指定的属性筛选列表。常见的属性值有 R(只读)、H(隐藏)、S(系统)和 A(存档)。默认情况下,所有文件都会被列出。
/B:使用简洁格式输出,只显示文件和目录名称。
/C:使用逗号作为千位分隔符。
/D:以纵向排序方式显示文件和目录。
/L:显示小写字符。
/N:长格式显示,包括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。
/O[[:]sortorder]:按指定的顺序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排序。常见的排序值有 N(按名称排序)、E(按扩展名排序)、S(按大小排序)和 D(按日期/时间排序)。
/P:一页一页地显示输出结果,按需暂停。
/Q:显示文件所有者。
/R:以递归方式列出文件和目录。
/S:列出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中的文件和目录。
/T[[:]timefield]:按指定的时间字段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排序。常见的时间字段值有 C(创建时间)、A(访问时间)和 W(修改时间)。
/W:宽格式显示输出。
/X:以短文件名格式显示输出。
/4:以四列格式显示输出。
2.cd:更改当前目录
cd [/D] [drive:][path]
/D:在更改驱动器时,也切换到指定驱动器的目录。
[drive:]:指定要切换到的驱动器。如果不指定驱动器,则默认为当前驱动器。
[path]:指定要切换到的路径。可以是相对路径(相对于当前目录)或绝对路径。
3.mkdir:创建新的文件夹。
mkdir [drive:][path]
[drive:]:指定要创建目录的驱动器。如果不指定驱动器,则默认为当前驱动器。
[path]:指定要创建的目录的路径。可以是相对路径(相对于当前目录��或绝对路径。
4.copy:复制文件或文件夹。
copy [/D] [/V] [/Y | /-Y] [/Z] [source] [destination]
/D:允许复制过程中包括修改日期或时间较新的文件。
/V:在复制之前验证源文件和已完成的文件。
/Y | /-Y:在覆盖现有目标文件时,可以选择自动确认(/Y)或手动确认(/-Y)。
/Z:支持断点续传模式,即在网络连接中断后恢复复制操作。
[source]:指定要复制的源文件或目录。
[destination]:指定复制操作的目标位置,可以是文件夹路径或新文件的名称。
5.del:删除文件。
del [/P] [/F] [/S] [/Q] [/A[[:]attributes]] [drive:][path][filename] [/P]
/P:在删除之前提示确认。
/F:强制删除,无需确认。
/S:递归删除指定目录中的所有文件。
/Q:静默模式,不显示删除操作的确认提示。
/A[[:]attributes]:根据指定的文件属性筛选列表。常见的属性值有 R(只读)、H(隐藏)、S(系统)和 A(存档)。默认情况下,将删除所有匹配的文件。
[drive:]:指定要删除文件的驱动器。如果不指定驱动器,则默认为当前驱动器。
[path]:指定要删除文件的路径。可以是相对路径(相对于当前目录)或绝对路径。
[filename]:指定要删除的具体文件名或通配符。
6.rmdir:删除空的文件夹。
rmdir [/S] [/Q] [drive:][path]
其模式同del
7.ren: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。
ren [drive:][path][oldfilename] [newfilename]
[drive:]:指定要重命名的文件或目录所在的驱动器。如果不指定驱动器,则默认为当前驱动器。
[path]:指定要重命名的文件或目录所在的路径。可以是相对路径(相对于当前目录)或绝对路径。
[oldfilename]:指定要重命名的现有文件或目录的名称。
[newfilename]:指定重命名后的新文件或目录的名称。
请注意,ren 命令不能同时重命名多个文件或目录。
进程和服务管理:
1.tasklist: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。
2.taskkill:终止正在运行的进程。
3.services.msc:打开服务管理器,管理系统服务。
网络相关:
1.ipconfig:显示网络配置信息。
可直接输入
2.ping:测试与特定主机的连接。
ping [-t] [-a] [-n count] [-l size] [-f] [-i TTL] [-v TOS] [-r count] [-s count] [[-j host-list] | [-k host-list]] [-w timeout] target_name
-t:持续发送 ICMP 回应请求到目标,直到手动停止。
-a:尝试解析 IP 地址对应的主机名。
-n count:指定要发送的回应请求的次数。
-l size:设置发送的回应请求数据包的大小(字节)。
-f:设置“不分段”标志,强制回应请求数据包不被路由器分段。
-i TTL:设置回应请求数据包的存活时间(TTL)值。
-v TOS:设置回应请求数据包的服务类型(TOS)值。
-r count:设置记录路由跟踪信息时,回应请求数据包经过的路由器的最大数目。
-s count:设置回应请求数据包发送缓冲区中的大小(数据包数目)。
[-j host-list] | [-k host-list]:设置回应请求数据包沿着的主机列表进行源站路由。
-w timeout:设置等待回应请求的超时时间(毫秒)。
target_name:指定要 ping 的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或主机名。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hkcdn.shop/)
Powered by Discuz! X2.5